当历史的黑白影像在银幕上渐次展开,那些被定格的瞬间承载着远超画面本身的厚重。《南京照相馆》通过“吉祥照相馆”这一微观叙事场域,以邮差、戏子、伤兵、汉奸翻译、照相馆老板一家四口等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普通人迸发的人性光辉与不屈抗争。作为一名党群工作者,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不仅是情感的震撼与心灵的洗礼,更引发了对新时代党群工作使命与责任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既关乎历史传承,更指向未来发展。
影像定格历史:从记录者到传承者的使命升华
影片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底片的普通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气节。照相馆老板一家四口精心保存底片,邮差不畏艰险传递真相,戏子以艺术为武器唤醒民众,这些看似微小的个体行动,最终汇聚成揭露历史真相的强大力量。这种守护历史真相的执着与勇气,恰如当代党群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我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与记录者,更是集体记忆的守护者与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不仅是当下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历史与未来的联结者。我们在每一次活动中记录下的建设瞬间、服务点滴、奋斗身影,那些钢筋水泥间的奋斗剪影、工友挥汗如雨的身影、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都是值得珍藏的建设记忆。看似普通的照片,经过岁月沉淀后都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都将汇聚成中建五局未来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化守护精神:在意识形态领域筑牢思想防线
影片中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文化层面的抗争。日本侵略者不仅掠夺字画文物,偷盗古城墙砖石,更别有用心地解读“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道德,将其作为粉饰侵略、奴化民众的思想工具,实施系统的文化侵略与精神摧残。这种行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掠夺,更是妄图摧毁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脊梁。这种历史经验,对当代党群工作者具有现实警醒意义。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以及各种错误思想的渗透。这就要求党群工作者必须: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讲好红色故事,让历史记忆焕发时代光彩;再次,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工作不仅关乎文化建设,更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未来发展。
薪火照亮未来:从历史影像到时代画卷的责任传承
影片结尾处,现代南京城与历史照片的重叠影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艺术处理深刻揭示了“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时代主题。这给予我们党群工作者三点重要启示:其一,要始终秉持“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将党群工作有机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其二,要用镜头真实记录建设者的奋斗身影,用文字生动书写新时代的创业故事,让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都得到彰显;其三,要精心设计每一次党群活动,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生动实践和有效载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中建五局的实践所证明的,只有将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才能让党群工作真正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结语:从历史影像到时代画卷的责任传承
从《南京照相馆》的历史叙事到新时代的党群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群工作者肩负的双重使命:既要守护历史真相,传承红色基因,让历史的记忆永远鲜活;更要立足当下,服务发展,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史诗。让我们以影片中那些普通人的勇气与坚守为镜,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党群工作的价值,在文化传承的征程中践行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共同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篇章。(作者:潘燕;审核:闫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