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智慧工地数字化转型,山东公司济南济高东强创新港项目近期全面推行“人员实时定位管理系统”,将AI技术融入传统安全帽,为工地安全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建筑施工场景中,作业环境复杂、多工种交叉重叠、施工区域分散是长期困扰管理的难题——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排查、人员动态难精准掌握、工时统计易出现误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施工效率,更可能埋下安全风险。而此次项目推行的智慧安全帽,仅通过内置一枚小巧的智能芯片,便将这些痛点逐一破解,让“小装备”发挥“大作用”。
这枚智能芯片背后,是一套低成本、高适配的智慧管理体系。依托2.4G私有通信协议与轻量化硬件设计,芯片可通过作业面基站实现小范围精准定位,主基站单台覆盖面积超1万平方米,支持快速部署与自适应组网,大幅降低了硬件投入与后期运维成本。后续,项目部会陆续启用芯片集成的免充电安全标签与蜂鸣报警功能,结合项目搭建的“AI告警魔方”系统,能灵活适配多种场景化安全规则实现“隐患主动发现、风险即时处置”。
除了安全防护,智慧安全帽后续还会为工地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自动生成透明化工时报告,既避免了窝工、重复作业等问题,也为劳务结算提供了客观依据,让管理效率显著提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项目关键工序技术交底的精准度与安全风险管控的有效性,让智慧工地建设从“概念”走向“实践”。
此次智慧安全帽的全面推行,是项目响应国家智能建造号召的具体实践,也是企业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未来,项目将继续深化AI、大数据等技术在工地管理中的应用,以更智慧、更高效的管理模式,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智能建造技术在更多项目落地积累经验、树立标杆。(通讯员:张金莉;审核:邹子伟)